生态一流 资源丰富 湖光山色 黄山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6℃至16.3℃之间。全市森林覆盖率77.4%,大气和大部分地表水质达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是全国少数一类大气城市之一。黄山风景区负氧离子达2-21万个/立方米(1000个/立方米即有保健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高山茶园 境内有各种植物3000多种,动物360余种,是名闻遐迩的三潭枇杷、徽州雪梨、徽州香榧、徽州花菇、黄山贡菊的盛产地,更是全国闻名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红、屯绿等名茶的主产地,也是华东木竹、桑蚕、水果、食用菌和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拥有地下矿藏15种,尤以萤石、蛇纹石、石煤、瓷土、膨润土储量丰富,约占全省储量的70%。 区位优越 交通便捷  行政区划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是一座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前身为徽州地区,古称新安,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黄山市,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  立体交通 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建成。东到杭州、上海,南到福州、广州,西到南昌、武汉,北到合肥、南京的4小时经济圈形成。 铁路:黄山—杭州、北京—福州和皖赣铁路三条高铁。 公路:徽杭、合铜黄、黄塔桃3条高速公路已建成,溧阳—黄山、黄山—祁门—景德镇2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拟建的还有黄山至千岛湖、黄山至巢湖、祁门至砀山3条高速公路。 航空:黄山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可开通国际航班。 旅游胜地 文化灿烂  黄山迎客松 境内有集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有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还有齐云山、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牯牛降、太平湖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众多别具韵味的徽州古民居、牌坊群,镶嵌在黄山的山水之间,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南湖 黄山为称雄中国商界三百多年的徽商故里,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徽文化。徽墨、歙砚可谓文房瑰宝;徽菜、徽剧、徽雕、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历史悠久;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屯溪老街、程大位故居、陶行知纪念馆等众多遗迹集历史文化之大成;理学家朱熹、哲学家戴震、珠算家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著名徽商胡雪岩、教育家陶行知、国画大师黄宾虹、学者胡适等名垂青史。徽州大地遍布人文景观群体,地面文物50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文物之海之美誉。 投资热土 环境优越 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令禁止外,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环保要求,外来投资者可在黄山市各领域以各种有效形式依法投资置业。为鼓励支持外来投资,黄山市制定了一系列用地、财税、规费等优惠政策,并已建立了一个诚信有效、以投资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市县两级政府都建立了专门的招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和外来投资者投诉受理中心,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跟踪服务制和领导负责制。向具一定规模的外来投资企业法人代表发放《绿卡》,为其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尽我们所能,着力为外商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透明的执法环境和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凡入驻黄山的新办企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两年内享受同级财政部门全额扶持返还其缴纳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的政策。工业企业,从投产当月起,可享受前两年由同级财政全额扶持返还其所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后3年全额扶持返还其所缴纳的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的政策。外来投资者在本市兴办企业,市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减半收取。投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黄山市正在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批后会享受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 锦绣黄山 前景辉煌  太平湖双桥 黄山市城市性质为:国际性旅游城市、著名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皖浙赣边中心城市。一大批城市公共服务、旅游设施相继落成。全市水电供应充裕,通讯发达。黄山市着眼于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建设,把黄山建设成科学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文化繁荣先行区、平安和谐模范区。 城市荣耀 -
“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
中国魅力城市 -
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 -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
|